醉驾如何处罚
法律条文、处罚措施与公众意识
一、法律条文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,醉驾是指因饮酒过量而不能正常驾驶机动车的行为,具体法律条文如下:
1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,处拘役,并处罚金。
2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,处拘役,并处罚金;吊销驾驶证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;一定年限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。
3、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,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;造成人员死亡的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二、处罚措施
1、行政处罚:
-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驾驶证,并处以罚款。
-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驾驶证,并处以罚款;一定年限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。
2、刑事处罚:
-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,根据案件具体情况,可判处拘役、有期徒刑等刑罚。
- 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,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;造成人员死亡的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3、民事责任:
- 醉酒驾驶造成交通事故的,应当赔偿受害人的医疗费用、误工费、残疾赔偿金等损失。
- 如果醉酒驾驶的是营运机动车,还应当赔偿乘客的医疗费用和财产损失。
三、公众意识
1、安全驾驶意识:
- 公众应当提高安全驾驶意识,避免酒后驾车,酒后驾车不仅危害自身安全,还可能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。
- 驾驶员应当自觉抵制酒后驾车行为,尊重生命,尊重交通规则。
2、法律责任意识:
- 公众应当增强法律责任意识,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酒后驾车是违法行为,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。
- 驾驶员应当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,不得酒后驾车,不得违反交通规则。
3、社会公德意识:
- 公众应当注重社会公德,维护公共秩序,酒后驾车不仅违反交通规则,还损害社会公共利益。
- 驾驶员应当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,不得在公共场所喧哗、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。
四、总结
醉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,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,公众应当提高安全驾驶意识、法律责任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,共同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,驾驶员也应当自觉抵制酒后驾车行为,尊重生命,尊重交通规则。